泱泱华夏,长河古耕。灿烂的农耕文化历经千年,盐碱滩涂变良田、荒原变粮仓,创造了农业开发史一个又一个奇迹。依靠人力、畜力、铁器的传统农业吸收现代化、机械化、效率化的作业模式,农业分配方式、生产方式不断演变、进化,进入现代农业时代。
现代农业和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绿色农业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项目,影响着生态环境的状况。
近日,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五大部门联动,共同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工作作出部署和具体,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聚焦薄弱环节 强化科技、制度
《规划》从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农业科技、体系制度等方面入手,达到控污、守质、谋生的目标。
从现代农业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来看,其重点是“三加强、一打造”,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加强农业生态修复,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实现稳数量、提质量、保生态。
进一步看科技动能和制度体系。一方面,健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动能,增加绿色产品供给量,改善产地生态环境,提升减碳防污能力。另一方面,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制度约束,完善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参与,加快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切实改变农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制度动能。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
此外,《规划》明确了4方面11项定量指标:在资源方面,2025年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耕地质量等级达到4.58;在优环境方面,主要农药、农作物化肥利用率均达到43%,粪污、秸秆、农膜利用率分别达到80%、86%、85%;在供给方面,有机、绿色、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6万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在促生态方面,新增退化农田治理面积1400万亩,新增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面积1亿亩。
污染途径多样 农业污染形势严峻
回溯现代化农业发展历史,其飞速进步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增加负荷。农业污染主要包括农业化肥污染、禽畜粪便水体污染、焚烧秸秆、地膜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类型。
我国是农药生产、使用大国,农药品种有120余种,每年使用农药量达到50万吨,覆盖土地面积达2.8亿公顷,80%的田间农业直接进入土壤环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平均每公顷农田施用农药13.9kg,但利用率不足30%,造成土壤大面积污染。
另外,空气残留及作物上附着的农药,雨水冲刷后落入土壤造成污染。地表径流、污水灌溉土壤也是农药污染的原因之一。
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近8.05亿吨;《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及环境效应》显示2020年全国禽畜粪便产量超30.4亿吨,总体来看农业环境污染形式依然严峻。另外,土壤污染间接影响果蔬安全,威胁人类健康,食品安全遇挑战。在此背景下,《规划》的出台显得非常有必要,它是缓解农业污染、环保减排中的一大发力点。
“田间”环保攻坚战 推进绿色环保农业体系
2015年,农业部吹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号角;2017年,农业部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膜回收、东北地区秸秆处理等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在科学、合理的控制和引导下,各地农业发展方式迎来转变,绿色农业进一步发展。
截至2020年,现行有效农业行业标准5479项,基本覆盖农业绿色发展重要领域;全国玉米、水稻、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和利用率分别达到40.6%、40.2%;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2%。
推进绿色农业建设是“双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农业部一手减碳,推广绿色节能农机、科学施肥方式,改进畜禽饲养管理,降低农业化石能源消耗,减少农业种养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手固碳,推广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多个举措同施共举,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农业资源用养结合、农业产地环境保护、农业绿色发展试验示范、相关技术集成应用等多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如今,《规划》在原基础上,再度提高资源保护利用率,有效控制农业施肥量、用水量,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向着“双碳”目标迈进。
向着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迸发
虽然我国绿色农业有较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农业污染结构性压力较大,绿色农业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还处在治存量、遏增量阶段,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
因此,下一步政府还需聚焦重要生态环境要素,完善分类补偿制度。随着《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生态保护加大补偿力度,多渠道增加农业绿色发展投入。尤其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更应加大帮扶力度,包括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
另一方面,加快环保农业、绿色农业的前进步伐。完善绿色农业发展的科技体系,加大绿色农业的科技研发投入,包括建立田间环境监测系统,组建农业生物基础研究团队,激励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有机栽培、节水灌溉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引导企业育种协同创新,建立绿色农业科技精准扶持机制,加速绿色成果推广转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增产又减污。
原标题:首部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发布 构建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