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占全球总量四分之一,中国年均100亿吨左右的碳排放主要源自哪里?中国碳核算数据库给出了答案:发电和供热约45亿吨,工业排放约39亿吨,交通排放约10亿吨,建筑物建成后的运行约5亿吨,以及其他。能源活动和工业活动贡献90%以上,毫无疑问是碳减排的关键所在。
能源活动方面,
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进程正不断加快,而在工业领域,还需要“一场绿色工业革命”。2022年8月,工信部等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定下中长期目标,即“到2025年单位能耗下降17%,工业领域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随即,响应国家政策指引,地方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陆续出台。
截至目前,江西、安徽、上海、湖南、重庆、山西、浙江、河南、贵州、内蒙古、山东、西藏、山西、福建、吉林等省(市、自治区)已先后发布相关文件。近日,《云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出台,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1+N”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实施方案》提出阶段性目标:“十四五”期间,通过应用、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重点行业二氧化碳碳排放强度有明显下降;“十五五”期间,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在2030年之前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
《实施方案》要求推动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传统工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加快产品结构升级,同时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接下来,对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当地把关也会更加严格,鼓励综合运用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严格常态化节能监察和环保执法。
与此同时,《实施方案》根据不同工业生产特点及工艺改造可行性等,分别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节能降碳措施。如以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数据中心等行业为重点,实施热力系统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等一批重大绿色低碳改造项目。
《实施方案》对于重点通用设备升级也提出要求。电机,鼓励生产企业研发生产高效
节能电机,推动企业加快电机更新升级,推进电机节能认证和电机高效再制造;
变压器,实施能效专项行动,加快高效节能产品在可再生能源电站、轨道交通、数据中心、船用岸电、电动汽车充电等新兴场景的推广应用;锅炉,推动高效节能炉排、配套辅机、热网泵阀、储热器、能量计量系统等高效锅炉配套系统规模化应用。
《实施方案》支持资源循环低碳利用,鼓励提高再生资源供给能力,规范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加工基地,同时加快推进先进适用回收技术、分拣拆解技术、深度资源化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实施再生资源行业规范管理,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公布碳足迹。顺应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浪潮,云南还将加大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成套化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促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按照《实施方案》,当地还将推进重点行业达峰行动、绿色低碳产品行动、低碳零碳园区行动等重大行动,聚焦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消费品、装备制造、电子等多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