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S,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当下环保圈热度最高的“明星”概念之一。捕集既是“C”位,也是不可或缺的前端环节,直接影响到后续业务开展。由于其自带降碳环保属性,近年来很受欧美大企业追捧。
2023年4月,H&M、摩根大通、Autodesk和Workday四家公司达成一致,将合计投入1亿美元,用于助力初创公司研发推进碳捕集技术,以消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5月,瑞银、瑞士再保险等五家公司宣布,将通过一联合公司,购买多个碳捕集项目的合计100万减碳积分,为它们提供收入源,帮助降低碳去除技术的成本。
加上Stripe、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麦肯锡和Shopify推出时投入的3.25亿美元,碳移除Frontier基金项目仅用一年左右时间,就已经坐拥超过10亿美元的承诺资金。与此同时,西方石油下属公司与空客签署减碳积分出售协议,计划每年从大气中捕获并永久封存高达10万吨碳。这些案例足可见碳捕集项目在欧美地区的火热程度。
再看国内,处在“双碳”目标落地推进的重要关口,宁夏作为重要能源化工基地,正紧跟政策加快投建CCUS项目。5月19日,宁夏300万吨级示范项目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全面开工,由地方政府牵手两家行业头部央企共同打造,计划投资102亿元,将首次实现现代煤化工和大型油气田开采之间的绿色减碳合作。
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预计,到2040年,碳捕集和封存将会成长为一个2万亿美元的市场。不过,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则指出,想要大规模普及CCUS,吨成本要降到170到200元左右才可能实现。这也就意味着,同清洁能源一样,CCUS模式要想得到大力推广,降本增效将是首个需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
早在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便发布了《关于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的通知》,首次明确,在火电、煤化工、水泥和钢铁行业中开展碳捕集试验项目,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及相关政策激励机制。而后,CCUS开始在全国落地生根。2022年发布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中则再次指明,要开展CCUS与工业过程的全流程深度耦合技术研发及示范。
总之,把二氧化碳“捕”起来已不再是空谈!业界一度达成共识,认为在不可能完全放弃化石能源的条件下,CCUS将成为一项关键的减缓气候变化技术,并为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托底保障。目前,主流碳捕集技术手段包括化学吸收、吸附法、膜分离法等,基本与当下工业废气治理路径吻合。于是,对于近几年不温不火的气处理设备市场来来说,碳捕集未尝不会打开一个崭新的增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