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碳”战略目标持续向前推进,各地方按照《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陆续出台相关文件,“1+N”政策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2023年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出台《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将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十大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也在其中。按要求,山西拟构建“一群两区三圈”绿色集约城乡区域新格局,并率先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组团式发展。为落实相关要求,山西省住建厅组织编制了《山西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并在近日发布全文。
《方案》从城市、乡村建设两方面着手,提出十一项具体举措。要求到2030年前,山西省需实现: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城市、县城和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低碳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能效水平大幅提升,用能结构持续优化;绿色建造和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广,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事实上,由于同时覆盖建筑、电力等多个环节,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及能耗普遍较高。《2022中国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系列研究报告》披露,2020年全国建筑全过程(含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运行)能耗总量为22.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5.5%;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50.8亿吨,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9%。
正因如此,为了有效缓解用能与减碳矛盾,绿色建筑、节能型产品在近两年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方案》同样提到了这一点,表示将持续开展绿色建设创建行动,到“十四五”末预计新建建筑100%为绿色建筑,并同步开展零碳建筑试点,引导寒冷地区达到超低能耗的建筑不再采用市政集中供暖。至于会采用何种供暖方式,《方案》并未明说,但鼓励推广应用“地热能+”多能互补形式。
城市绿色低碳建设加速,县城和乡村也需跟进。这一点上,《方案》着重强调了绿色低碳农房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及用能低碳化等要点。按规划,镇区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的建制镇即全部应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用能方面,农村地区“煤改气”“煤改电”工作将深入开展。可以确定的是,绿色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仍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