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财政将18亿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分批下发给广东省。其中首批试点资金3.6亿已到位。同时,广东省财政已将3.6亿元补助资金下发广州、汕头两市,并指导两市落实中央试点要求,建设海绵城市,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及地下空间建设水平。由此可见,国家财政资金开始倾斜海绵城市建设,这也为全国各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
目前,广州市海绵城市基本功能模型已经初步构建完成,建成区面积达274.1平方公里,占全市建成区面积20.7%,涵盖“建筑小区、道路工程、公园绿地、水务工程”等项目。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广州市通过采取“屋顶绿化方式蓄存雨水、透水砖铺装、建设下沉式绿地”等七种形式,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不断提升广州市生态环境及水环境质量水平。
一、采用屋顶绿化蓄存雨水
屋顶绿化也是雨水蓄集的有效方式。当前广州市通过推广在公共建筑屋面、坡度小于15度的平屋面等屋面区域采用屋顶绿化方式蓄存雨水,尤其是那些具有完整且大面积屋面的雨水比较适合回收再利用,实现大量雨水搜集和蓄存,从而提升了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到2025年,广州市城市建成区雨水资源利用率将达到3%。
二、采用透水砖铺装
目前,广州市区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广场等地面都采用了透水砖进行铺设。同时,广州市增城区的荔城街、增江街等许多老旧小区的地面上也都铺设了透水砖。因为透水砖具有渗水功能,因此采用透水砖铺设地面主要在于将雨水渗入地下或下渗后搜集回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比如,冷却循环水、地面冲洗用水、绿化用水等回收用水都是搜集到的雨水经过沉淀和过滤之后,被重新循环利用。
三、建设下沉式绿地
《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提出,凡涉及绿地率指标要求的建设工程,除公园之外的绿地中至少应有50%作为用于滞留雨水的下沉式绿地,绿地应低于周围地面50毫米,设于绿地内的雨水口顶面标高应当高于绿地20毫米以上。因此,从规划来看,建设下沉式绿地已经成为广州市城市建设考核的一项硬性指标。
尤其在雨季,下沉式绿地可以将下水管道无法快速排走的雨水暂存,不仅可以为市政排水管网减轻压力,还可以为植物提供水源。广州市黄浦区的新阳东、大沙东和红荔西等口袋公园充分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通过在公园里种植水生植物的方式创新建设下沉式绿地,这种设计可以在雨季时效果就很明显,大部分雨水可以通过生态草沟、花溪等下沉绿地进行滞留,为绿化植物所用。
四、建设雨水花园、生态树池等生物滞留设施
建立生态树池等生物滞留设施,有助于雨水蓄集回收。这是因为雨水通过植被拦截和土壤下渗作用,可以明显减缓地表径流流速,不仅可以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减少径流污染,还可以蓄存雨水。
因此,广州市因地制宜设置人工湿地、雨水生态塘、雨水花园、雨水花坛等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在这些生物滞留设施中经过微生物分解、自然过滤等多种自然处理方式,实现雨水净化,并将净化后的雨水纳入雨水回用系统,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利用。
五、新增植被草沟
植被草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很好的“排水”和“渗水”功能,可以通过搜集、输送、排放径流,并对雨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同时,植被草沟也可用于衔接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等方面。近年来,广州市在居住小区积极推广新增植被草沟。这不仅可以增加绿化面积,美化环境,还可以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措施。
六、开展河道清淤
河道清淤主要是为水生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开挖河道,清理淤泥,创造水生植物生长环境,设置生物生长护岸结构,形成水生植物耐以生存的生境基底。目前,广州市正加紧推进合流渠箱改造工程,力争在2023年底前完成全市范围内443条合流渠箱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同时,广州市增城区宁西街也开展了河道清淤专项整治行动,改善了河流水质。
七、加快截污管网建设
在城市污水治理过程中,广州市增城区通过完善全区污水管网收纳系统,创建排水达标单元等污水管网建设,实现全区范围内污水集中、有效处理;广州市花都区以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3%,远期不低于15%为目标,对全区范围内大部分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与此同时,该区通过整治排水管网结构性缺陷隐患,实现了全区范围内污水管网漏损情况明显好转,据统计污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下,远期目标控制在8%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