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科技创新来说,包括科学仪器在内的各种科技资源,是*的工具。数据显示,大约1/4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成果,均源于科学仪器及测试方法的创新。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仪器规模不断扩大、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但是使用率不高,大部分仪器设备处于封闭、闲置的状态。与此同时,面广量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创新领域非常活跃,却没有能力购置、运行、维护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设备。
2015年1月份,*印发《关于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明确要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研发组织等社会用户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各类设施与仪器的专业化、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服务,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效支撑。
另外,我们要知道,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考核评价不能少,今年以来,2020年6月至9月,*、*会同有关部门,委托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按照《*关于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以下简称《意见》)和*改革办督察组的要求,组织开展了2020年*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
近日,*发布了《2020年*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据悉,本次评价考核依托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网络管理平台,以法人单位为考核对象,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强调提高运行使用效率,强调法人单位主体责任,强调减轻科研单位负担,通过专家咨询和现场核查,形成考核结果。共有25个部门356家单位参加评价考核,涉及原值5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共计4.1万台(套),其中原值1000万元以上的341台(套),涵盖同步辐射光源、加速器、科考船、风洞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86个。
《通知》提到,与2019年相比,参评单位对开放共享更加重视,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支撑科技创新的成效更加显著。参评的科研仪器年平均有效工作机时为1450小时,纳入网络管理平台统一管理的仪器入网比例为97%,90%的参评单位建立了在线服务平台。参评的86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运行和开放共享情况较好,在支撑重大科研任务、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通过评价考核,也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大型仪器利用率不高,依然存在分散重复的问题。二是部分单位未按要求建立在线服务平台,仪器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三是部分单位对仪器购置缺乏统筹,仍然存在仪器低效购置。
因此,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意见》精神和《*级新购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查重评议管理办法》要求,督促指导所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切实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建设和购置的统筹规划,规范科研设施与仪器运行和开放管理,加强高水平专业化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
原标题:重大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