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仪器仪表网>资讯列表>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答记者问

企业推荐

更多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年03月18日 14:19:53 人气: 12350 来源: 生态环境部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同志就《意见》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意见》发布的背景是什么?
 
  答:《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等中央文件对环境信息披露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为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有效激发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温室气体自主减排,生态环境部牵头起草并联合相关部门印发《意见》。
 
  问:《意见》发布的意义是什么?
 
  答: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是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意见》突出企业自愿披露原则,可作为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作出强制性要求的有益补充,推动形成政策合力。通过鼓励自愿披露引导企业自主减排,为落实“双碳”战略,探索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有助于增强企业环境责任意识,通过披露相关信息,加强公众和监管机构监督,推动企业从被动应对气候挑战转向主动承担气候责任,形成良性循环。二是有助于提升政策制定科学性和针对性,企业及时、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可以提供扎实数据支撑,协助管理部门更准确了解排放状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和气候政策。三是有利于企业获取绿色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在投资决策时会考虑企业环境绩效,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是重要参考依据之一,通过披露排放信息,企业可以向金融机构展示其环保成果和减排努力,从而更容易获得绿色金融支持,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问:《意见》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意见》主要部署了六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构建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的技术规范体系,加快推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完善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制定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和信息披露相关标准。二是拓展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形式和渠道,从规范报告形式、便利披露渠道、鼓励临时披露等方面提升企业披露温室气体信息便利性,引导企业披露的“供”与市场使用的“需”能够更好匹配。三是丰富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的应用场景,健全企业自愿披露的温室气体信息鉴证机制,支持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加强企业温室气体信息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级评价、绿色消费、绿色贸易、绿色金融、产品碳足迹核算等领域中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基于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探索开发相关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四是鼓励和引导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提供市场化服务,加强基于披露信息开发和创新相关产品与服务。五是鼓励开展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先行先试,支持低碳试点省市、气候适应型城市、气候投融资等试点地方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开展自愿披露工作,鼓励重点排放行业协会组织行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先行先试。六是加强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的国际合作,加强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技术规范与国际相关标准规范的协同衔接与互通互认。
 
  问:《意见》有哪些实施保障机制?
 
  答:为推动《意见》提出的工作目标和各项任务落实,《意见》主要提出了三方面推进保障机制。一是形成部门合力。各有关部门统筹推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相关政策体系建设、技术规范制定、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加强政策衔接与工作协同,强化对企业的帮扶指导,不断汇聚工作合力。二是强化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公众对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引导社会组织和公共媒体对披露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推动企业不断完善和改进披露工作。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创新宣传形式,依托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等活动对温室气体信息披露的典型案例和有益经验进行宣传,为企业积极主动开展温室气体信息披露营造良好氛围。
 
  原标题: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答记者问
关键词: 碳减排,碳监测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