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仪器仪表网>资讯列表>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问题,农村土壤修复事业迎利好

企业推荐

更多

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问题,农村土壤修复事业迎利好

2025年03月01日 14:13:03 人气: 19213 来源: 环保在线整理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问题,针对农村土壤修复事业提出多项关键举措,从政策支持、技术推广到资金保障等方面释放多重利好,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强化重点区域治理,推动差异化修复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
 
  文件明确加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通过工程与生物措施结合(如修建谷坊、植被恢复等),遏制黑土流失,保障粮食主产区产能。当前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数量达66.67万条,治理后预计可减少耕地碎片化,提升机械化作业效率,为黑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南方酸化退化耕地修复​
 
  针对南方土壤酸化问题,文件提出实施土壤改良工程,推广科学轮作与有机肥施用,减少化肥依赖。例如,通过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结合微生物技术提升土壤活性,逐步恢复耕地地力。
 
  ​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
 
  我国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可改造潜力耕地达3亿亩。文件提出稳步推进盐碱地试点,通过水利工程(灌排系统建设)与生物技术(耐盐作物种植)相结合,拓展农业空间。例如,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改良盐碱土,已在部分地区实现单产提升20%以上。
 
  二、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资金与科技投入
 
  ​耕地保护政策升级​
 
  文件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将各类占用纳入“占补平衡”统一管理,并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对撂荒地分类推进复垦,设置过渡期避免“一刀切”整改,保障修复措施的科学性。
 
  ​财政补贴与示范项目引导​
 
  通过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基金等支持土壤修复。例如,对盐碱地改良、酸化土壤治理等项目给予财政倾斜,鼓励地方政府开展贴息贷款试点。
 
  ​农业科技协同攻关​
 
  文件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广生物肥料、微生物修复技术等创新应用。例如,中农富源集团依托微生物技术建成1000多个种养循环基地,实现化肥减量30%以上,为土壤修复提供技术范例。
 
  三、生态农业与污染治理双轮驱动
 
  ​农业面源污染系统治理​
 
  文件要求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减少污染物对土壤的侵蚀。例如,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将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既降低污染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重金属污染溯源与安全利用​
 
  针对受污染耕地,加强重金属污染源追踪,并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如改种非食用作物)、钝化剂施用等措施实现安全利用。例如,在湖南、江西等重金属污染区,通过植物修复技术降低土壤镉含量。
 
  四、传统耕地保护与文化生态协同
 
  ​传统梯田保护与生态修复​
 
  文件首次将传统梯田纳入生态修复计划,通过灌溉系统修复、生态种植模式推广(如稻鱼共生),既保护文化遗产又防止水土流失。例如,云南哈尼梯田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保护与利用平衡。
 
  ​耕地“非粮化”分类整改​
 
  结合作物生长周期设置过渡期,避免粗暴复垦。例如,对经济作物种植区逐步引导轮作粮食作物,兼顾农民收益与粮食安全。
 
  五、市场机制与社会参与激活修复动能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文件提出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支持环保企业通过PPP模式参与土壤修复项目。例如,湖南水木科技等企业已在农村污水治理、土壤修复领域形成市场化服务模式。
 
  ​农民主体作用强化​
 
  完善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机制,推广“以工代赈”模式,让农民在土壤修复中获得劳务收入,提升参与积极性。
 
  总结与展望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通过政策、技术、资金的多维度布局,为土壤修复事业注入强劲动力。未来需重点关注技术落地效率(如微生物修复的大面积推广)、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如跨省黑土保护合作)及农民利益保障(如修复期补偿政策),以实现土壤质量提升与乡村振兴的共赢。
 
  *本文由AI生成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