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
光谱仪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根据相关分析数据,2022年我国光谱仪市场规模已达8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1.2%。随着光谱仪下游应用,如工业制造、新能源汽车、食品与环境检测等行业的发展,光谱仪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为光谱仪研发生产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近日,化工仪器网编辑对2024年5月中国政府采购网上的光谱仪/光度计的中标项目进行了整理。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5月中国政府采购网可统计到的光谱仪中标数量为136套,中标金额为5092.73万元,平均单价为37.45万元/套。
在5月的市场中,光谱仪中标情况同比有明显增长。而环比之下,中标数量与4月相差不大,但中标金额大幅增加。包括高校、职业院校和少数中学在内的教育体系仍然是光谱仪政府采购的主力军。5月进口品牌中标金额前五名分别为赛默飞、珀金埃尔默、堀场、雷尼绍、布鲁克,国产品牌中标金额前五名分别为海光、仪景通、港东科技、谱育科技、北裕。
从光谱仪的近3年中标数据来看
2022—2024年5月光谱中标数据对比
同比来看,从2023年到2024年,中标数量从86套增加到136套,增幅约为58%;中标金额从3490.48万元增长到5092.73万元,增幅约为46%。光谱仪市场在近三年经历了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尽管2023年中标套数和金额均有所下降,但2024年实现了显著的回升,表明市场对光谱仪的需求仍然强劲。从金额的增长幅度来看,2024年比2023年增长了约46%,高于套数的增长幅度(约58%),这可以说明今年5月市场上对高质量、高价值的光谱仪需求增加。
从光谱仪的采购单位来看
2024年5月各类型单位采购光谱仪数量及平均单价
2024年5月各类型单位采购光谱仪金额占比
结合“各类型单位采购光谱仪金额占比”与“各类型单位采购光谱仪数量及平均单价”三项数据来看,与以往相同学校仍然是5月光谱仪的采购主力。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学校5月采购63套,是所有单位中采购数量最多的,占据了总数的近一半(约46%);采购金额2134.45万元,占据了总金额的近一半(约42%)。学校是光谱仪采购的主要单位,显示出教育与科研领域对光谱仪的广泛需求。
从平均采购单价上看,5月光谱仪各采购单位平均采购单价在24万元-59万元之间。学校、检测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平均采购单价较高,反映了这些单位对光谱仪性能的高要求。医疗卫生机构5月的平均采购单价相对较低,可能与其采购的光谱仪类型、用途或配置较为基础有关。
从光谱仪的产地来看
从“各产地光谱仪中标数量及平均单价”数据来看,排除品牌未知的数据,5月国产品牌光谱仪共中76套,约占5月份光谱仪中标总数量的55.9%,平均中标单价为15.21万元;进口品牌光谱仪中标数量为56套,平均中标单价为65.97万元,明显高于国产品牌。国产品牌光谱仪在5月份的中标数量占据了超过一半的份额,显示出国产品牌在光谱仪市场上的较强竞争力。
2024年5月各产地光谱仪中标金额占比
从“各产地光谱仪中标金额占比”数据来看,5月进口品牌光谱仪的中标金额为3694.11万元,约占5月中标金额的72.5%;国产品牌光谱仪中标金额为1155.81万元,约占5月中标金额的22.7%。
从光谱仪的中标品牌来看
排除品牌未知的数据后,5月光谱仪的中标品牌共48个,其中进口品牌有28个,国产品牌有20个。
2024年5月各品牌光谱仪中标数量排行
从各品牌光谱仪的中标数量上看,5月光谱仪中标数量排名前6的品牌分别是美谱达、赛默飞、元析、岛津、仪电、珀金埃尔默,中标数量分别14套、13套、9套、8套、7套、7套。
2024年5月各品牌光谱仪中标金额占比
“2024年5月各品牌光谱仪中标金额占比”中仅详细展示了中标金额排名前10的品牌,其余归为其他品牌。
5月光谱仪中标金额排名前5的品牌分别是赛默飞、珀金埃尔默、堀场、雷尼绍、布鲁克,5个品牌光谱仪的中标总金额为2460.27万元,约占5月光谱仪中标总金额的50.1%。从中标金额来看,光谱仪市场呈现出一定的集中度,前五品牌占据了约一半的市场份额,品牌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中标金额排名前10的品牌中,国产品牌仅2个,分别为海光和仪景通。
5月各单位的光谱仪需求各不相同,采购较多的产品有赛默飞iCAP PRO X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岛津UV-2600i
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从光谱仪的市场分布来看
2024年5月各省份采购光谱仪金额及数量
在5月份的光谱仪中标数据中,采购单位分布于全国24个省份。其中,广东占据了市场的核心地位。广东共采购光谱仪34台/套,总金额为918.01万元。此外,新疆采购光谱仪数量较多,共采购光谱仪28台/套,总金额为451.02万元。
注1:本文中数据来源仅为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的公开数据,不含其他来源,数据仅供参考,如有漏误之处敬请谅解。
注2:本文中所指的“产地”为仪器品牌的归属地(总部所在地),品牌归属地为中国的品牌归为国产,品牌归属地为外国的品牌归为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