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装备长期服役过程中必然存在腐蚀等多因素耦合损伤和失效问题。然而,深海极端环境复杂多变,实验室模拟研究难以全面掌握深海材料损伤失效演变规律,原位损伤失效监测对深入揭示机理、精确预测寿命、提供选材用材依据非常关键,深海原位动态材料损伤监测是该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近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王立平研究员和毛飞雄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小组自主研发6000米级深海原位腐蚀损伤监测实验舱,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探测团队紧密合作,搭载深渊原位科学实验站完成菲律宾海公海深海腐蚀监测实验。
本次深海腐蚀损伤试验在菲律宾海5560米(最深7730米)海底持续工作51天,共搭载16个腐蚀数据采集通道及200余片腐蚀挂板,获取不锈钢、铜合金、铝合金、镍合金、钛合金、碳钢、深海重防腐涂层、防污涂层、自修复涂层及深海牺牲阳极等10余类工程材料的腐蚀损伤试验数据13万余条。
下一步,研究小组将对材料实海腐蚀损伤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并持续开展跨海域、全海深、长周期原位腐蚀损伤试验研究,为我国深海装备关键材料多因素、强耦合损伤与防护提供更系统的数据支撑。
部分工程材料实时监测数据
6000米级深海原位腐蚀损伤监测实验舱